首页

国产在线 女王

时间:2025-05-29 23:49:14 作者:毕业季来临 沈阳网络文化企业与千余名学子共赴“双向奔赴”之约 浏览量:65337

  中新网10月12日电 国新办12日上午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会上表示,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10月1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财政部副部长廖岷、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介绍“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中新社记者 王紫儒 摄

  会上,有记者问,当前一些地方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这“三保”压力增大,各方面对此也非常关注。请问今年以来财政采取了哪些措施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对此,蓝佛安表示,做好基层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财政的基本职能。2024年,财政部不断健全覆盖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动态监测、应急处置的“三保”管理体系,推动基层“三保”平稳运行。主要有以下四个措施:

  一是加强基层“三保”财力保障。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并督促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这里所说的基层,主要是县一级。

  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中央激励”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做细“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三是增强库款保障能力。加强对困难县区的库款调度,保障“三保”资金支付需要。

  四是加强地方财政运行监测。财政部现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国所有的预算单位和基层财政运行都能监测到,库款是多少,“三保”进度怎么样,都清清楚楚。按月向各地推送“三保”风险提示,并督促地方及时做好应对处置。

  总的看,当前基层“三保”呈现总体平稳、局部偏紧的态势。根据全国基层财力总量测算,“三保”底线是有保障的。以2023年为例,基层“三保”支出约占可用财力的五成左右,如果再加上其他的刚性支出,占可用财力的八成左右。局部地区“三保”压力增大,主要是受财政收入增长放缓、土地出让收入下滑以及地方政府债务负担等影响。

  蓝佛安指出,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具体有以下五条措施: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本地区“三保”的第一责任主体,要定期研究完善保障措施。各职能部门对本领域“三保”政策落实负主要责任,并与财政部门建立横向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增强地方财力。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持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今年利用债务结存限额,向地方下达了4000亿元的债务限额,用于补充综合财力,这对“三保”的保障是有积极意义的。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同时,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三是强化库款调度。持续跟踪地方收支运行和库款保障情况,对库款紧张的地方,中央财政通过提前调度资金等方式予以适当支持。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加强库款监测,增强基层库款保障能力,优先满足“三保”支出需要。

  四是缓解债务压力。更大力度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较大规模债务限额履行法律程序后会向社会详细说明,并继续在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五是加强动态监测。推动建立覆盖“三保”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监测体系,动态捕捉潜在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和提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编辑:曹淼欣】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孩子频繁眨眼、揉眼,眼睛干涩……小心干眼症 | 呵护眼健康

北京9月14日电 (记者 谢雁冰)9月13日,中国国家副主席韩正在北京出席庆祝中国—巴西建交50周年招待会,并会见巴西驻华大使高望等巴方代表。

云冈石窟今年以来接待游客破400万人次 创历史新高

2023年7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在鼓励创新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人工智能管理体系。

百岁老兵罗远耀:报考黄埔就是为了上阵杀敌

柏林3月2日电 综合德媒2日报道,德国总理朔尔茨当日在梵蒂冈访问期间谈及德国联邦国防军军官谈话录音事件时指出,这是一起“非常严重的事件”,将尽快作出澄清。

爆笑!奥运健儿访港名场面集锦

随着10月份即将结束,在今年三季度中国游戏市场收入创历史新高后,全力冲刺2024年的中国游戏行业又迎来了新一批的游戏版号发放。

2024长春国际医药健康产业博览会:人参展区引民众参观

在应对去冬今春寒潮天气方面,广西农业农村部门先后2次派出5个冬种粮油生产田管和春耕备耕专家指导服务小组实地指导各地抓好88.79万亩冬种马铃薯、76.89万亩冬种收籽油菜等在田粮油作物管理。组织开展多项活动助推农技进村入户。积极推进代耕代种、工厂化育秧等社会化服务,确保春种不误农时、应种尽种。据农情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全区已举办春耕备耕农技培训班4144期,共培训38.09万人次。派出专家、农技人员5.44万人次下乡技术指导。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